庐山市关于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积极贯彻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有关要求,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庐山市积极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
一、科学规划,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1)编制《庐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工作,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民主性,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2)编制《庐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0—2035)》,进行专家评审论证。城区内已建、在建工程项目,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对海绵城市建设内容提出具体实施内容要求。
(3)完成庐山市中心城区完整社区规划编制,重点围绕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四个方面,按照功能匹配划分完整社区。
二、改善交通,切实提升出行体验
(1)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善城区停车难问题,启动庐山市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谋划庐山市绿色新能源充电桩建设项目,并对储备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更新,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和梯次推进格局。
(2)加块道路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结构。一是着力推进城区路网建设,大力提升城市通行能力和交通舒适性。二是为加快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城市绿道体系建设打造连线成网的慢行系统。
(3)是推进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城区道路标识、标牌、标线,在城区主要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规范交通秩序,鄱阳湖西大道、南大道设置中央隔离护栏,规范交通秩序,新增公交站台、候车亭,保障公共出行。
三、优化措施,整体性推进城市建设
(1)强化项目意识,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加大投入,实施建管提升项目。
(2)系统化全域建设海绵城市。按要求向省、市主管部门报送我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及进度等情况,推进庐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工作。
(3)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工作。对标六类二十项建设标准查漏补缺,挖掘存量空间,承载待补充的社区配套设施与社区公共空间,发挥一体化开发的便捷性,按照建设要求对居住空间和服务设施进行提前通盘考虑,确保社区生活便捷舒适。建好未来社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