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中国环境企业50强,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榜单前三名分别是中国葛洲坝、三聚环保、北控水务,共7家实现营收过百亿元,分别是葛洲坝、三聚环保、北控水务、光大国际、东方园林、碧水源、格林美。
从结构上来看,A股上市公司有37家,H股上市公司5家,新加坡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家,非上市环保公司5家。
2019年中国环境企业50强
榜单前三名分别是光大国际、北控水务、中国葛洲坝,共10家公司营收过百亿元,分别是光大国际、北控水务、葛洲坝、三聚环保、格林美、东方园林、盈峰环境、首创股份、碧水源、启迪桑德。
从结构来看,A股上市公司39家,H股上市公司6家,新加坡上市1家,非上市环保公司4家。
2020年中国环境企业50强
榜单前三名分别是光大环境、北控水务、中国天楹,共9家公司营收过百亿元,分别是光大环境、北控水务、中国天楹、首创股份、格林美、盈峰环境、碧水源、龙净环保、启迪环境。
从结构来看,A股上市公司36家,H股上市公司9家,新加坡上市1家,非上市环保公司4家。
2021年中国环境企业50强
榜单前三名分别是光大环境、北控水务、中国天楹,共8家营收过百亿元,分别是光大环境、中国天楹、北控水务、首创环保、盈峰环境、格林美、重庆水务、龙净环保。
从结构来看,A股上市公司33家,港股上市公司10家,新加坡上市公司1家,非上市公司6家。
2022年中国环境企业50强
榜单前三名分别是光大环境、北控水务、首创环保,共11家营收过百亿元,分别是光大环境、北控水务、首创环保、中国天楹、格林美、盈峰环境、瀚蓝环境、龙净环保、中国水务集团、宝武环科、东方园林。
从结构来看,A股上市公司35家,H股上市公司8家,新加坡上市公司1家,非上市环境公司6家。
近几年,受融资收紧、政府去杠杆、PPP项目入库等影响,环境企业股权转让、质押、债务融资活动频繁,国资通过收并购等方式大举布局,生态环境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2018年,50强中民营企业26家,国企/国资控股企业24家。时至今日,2022年,50强中国企/国资控股企业达到36家,民企14家。
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大家一直在提国进民退,因为市场新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国有、民营、外资等已经开始同台竞演了。当然不仅市场注意到这一信号,民营企业本身也已经意识到问题了。
在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发布会上,维尔利的董事长表示要“练内功,傍大款,走出去”。这也是反映出民营企业的心声,因为他们确实遇到了一些发展困难。但是他们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和央企、国企合作,充分利用双方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
1)具备技术优势
大家都知道的是国央企具备资本优势,但是同时也欠缺技术优势。这个时候具备技术工艺迭代能力、重视研发创新的企业势必会脱颖而出。尤其是近几年环保督察的风暴袭击,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治理这件事只有钱是不够的,还是有真本事才能走的稳。
2)具备运营优势
现在环保行业已经进入运营时代,以运营能力为长的环保企业更具备有优势。国民合作后,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国央企负责拿项目,民企负责运营。这就体现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也体现了民企在市场上的立足点。
3)具备地方优势
环保市场的地域性很强,很多区域性项目都是本地公司在做,因此国央企没有绝对优势。这也是民企的竞争优势,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是国企选择合作的原因之一。
环保行业最初的十年,有资本优势的企业确实比别的企业发展得好,纯粹的技术型、产品型企业,非常容易“掉队”,但要长期立足,运营又不可或缺,否则只能是“资本游击队”的赞助商。
因此,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在运营上发力,之前首创环保在2022年半年报中就表示,业绩增长的一部分原因是运营类业绩占比进一步提升,主基业城镇水务及固废环境业务运营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结语
虽然民企的身影越来越少,但是留给民企的路,从来不是攻城掠地、野蛮扩张。只有在细分赛道里,筑技术高墙,不断创新,才是当下的不二法门。未来,具备技术创新能力、优秀项目运营能力的民企,一定能够迎来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