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从今年各大部门出台的环保低碳政策,我们能看出什么?

2022-10-14 17:03:01 admin
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的第二年,虽说有些环保领域规划、指导意见已经在去年印发,但是今年仍有一些颇有参考价值的政策文件发布。
粗略观察今年前8个月各大部门发布环保政策,我们大致可以提炼出几个重点方向,从中可以窥探一些发展趋势。
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今年,国家对于环保产业的重视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影响而有所减弱。
今年生态环境资金投入621亿元 颁布30余部政策

资金层面上,8月23日,据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介绍,今年中央生态环境资金共安排了621亿元,较去年增加49亿元,增长了8.6%。

政策层面上,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各大部委颁布环保低碳政策累计30余部,不仅涉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农村污染治理、农村垃圾收运处置、无废城市、黄河流域生态环保、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内容,而且锁定双碳目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在环保低碳领域做文章。

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的第二年,虽说有些环保领域规划、指导意见已经在去年频频印发,但是今年仍有一些颇有参考价值的政策文件发布,下面我们选取部分与环保固废产业密切相关的政策,以飨读者。
(1)《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
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主要任务是:(1)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分区分类治理生活污水,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衔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2)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3)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4)深入实施农膜回收行动,持续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5)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严格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推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2)《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1月22日,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短板技术装备取得突破,高效低碳环保技术装备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细分领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
对于大气、水、固废废弃物、土壤、市政污泥、环境监测领域,三年行动计划也列举了重点推广方向。比如在市政污泥处理领域,推广淤泥定向多级分选处理装备。在工业污泥处理领域,推广含油污泥热解处理装备、含油污泥均质智能喷雾处理装备。在厨余垃圾、园林废弃物及粪污处理领域,推广智能化、分布式好氧发酵一体化装备。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推广陈腐垃圾筛分分选成套装备、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处理装备。
(3)《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2月9日,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
《意见》指出,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地区加快建设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开展10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强化提升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国家和6个区域性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技术中心、20个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4)《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
继去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之后,今年4月,综合考虑城市基础条件、工作积极性和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安排等因素,生态环境部再次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通知》,确定31个省超100座城市入选。
由之前11座城市试点工作推广至如今百余座,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无废城市建设重视,也说明了之前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成效,无废城市,正在加快建设。
(5)《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
5月26日,住建部、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应统筹考虑镇村分布、政府财力、人口规模、交通条件、运输距离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对于城市或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范围内的村庄,采用统一收运、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而交通不便或运输距离较长的村庄,应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化、分散化、无害化处理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就地就近处理,这也体现出因地制宜施策原则。
(6)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6月13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加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优化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加强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减少有机垃圾填埋,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恶臭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推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和利用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
(7)关于印发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6月30日,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方案》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6项任务,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禽低碳减排、渔业减排增汇、农机绿色节能、农田碳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科技创新支撑、监测体系建设等10大行动。
(8)《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通知》
7月4日,住建部、国开行发布《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重点支持内容包括,(一)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二)支持县域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三)支持行业或区域统筹整合工程建设项目。
在优先信贷支持方面,《通知》指出,对综合业务能力强、扎根本地从事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企业,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优先支持其承接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在贷款期限、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扶持,打造一支本土化、留得住、用得上的建设管护专业队伍。
(9)《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

到2030年,进一步研究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单位GDP能源消耗持续大幅下降。

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 两字之差有深意

不可否认,经过近年来努力,我国生态环境治污阶段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肉眼可见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了,河道水质黑臭问题也得到缓解,但是总体来看,进入十四五,构成环境污染的压力依然存在,河流汛期污染、农村环境、县域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涌现出新的污染物,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根源性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实现双碳目标仍然艰巨,可以说现在生态环境治理已经进入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表述而知,从十三五期间“坚决打好”到如今的“深入打好”,两字之差不只是工作内容表述的变化,更意味着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更深、更广,要求也更高。

今年各大部门出台政策 传递哪些信号?

粗略观察今年前8个月各大部门发布环保政策,我们大致可以提炼出几个重点方向,从中可以窥探一二。

首先,大方向上,由以前治污逐步过渡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追求更高更精细化的目标并且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七部门还专门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从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等六方面协同,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任务的深度协同做出顶层设计。

其次,啃最硬的骨头,环保市场逐步下沉至县域、城镇、农村。今年各大部门出台30个环保碳中和领域政策,5个跟县域、城镇、农村污染物治理直接相关,其中还有产业金融利好政策,《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通知文件,业内人士表示送钱来了,并由此判断县域环保市场将迎来爆发。

对于县域市场能否爆发、什么时候爆发尚未可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日趋饱和,县域、城镇、农村是到了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时候了,但是这块市场做起来并非易事,面对县域支付能力下滑、收费模式不清晰,再加上近年来经济形势欠佳又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使原本“捉襟见肘”的财政预算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项目工艺也有问题,以远郊城镇和农村地区垃圾处理为例,中国城建院总工徐海云指出,现阶段国内虽然兴建了数以万计的小焚烧炉,但无论是热解技术还是气化工艺,实践证明还存在许多问题,未形成成熟、可推广的经验,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最后,就固废而言,资源利用是方向,但对“三化”关系和排序还存在争议。过去几年,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关于固废处理处置围绕着无害化,以消灭污染为主要目标在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垃圾焚烧发电厂,后来随着垃圾分类推动,资源再生呼吁越来越高,业界对于固废处置“三化“之间关系和排序存在一定争议,是“无害化”重要,还是“资源化”?“资源化”是不是优于“无害化”?

对于三者之间辩证关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教授还专门发文《固体废物管理“三化”的科学内涵与相互关系》,强调,只有满足“无害化”要求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否则不过是污染转移、污染延伸或污染扩散,不但对改善环境质量没有积极作用,反而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危害。

在2021-2022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上,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长徐文龙也认为,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是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所遵守的基本原则,而“三化”的排序有一定逻辑,首先要保证固废处置的“无害化”与“减量化”,再考虑“资源化”。而且过度“资源化”不可取,因为过程中投入成本较高从而导致经济型较差,因此行业应该主张适度“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