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相对于国外而言还是起步比较晚的(1998年开始形成水质监测站的概念),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
萌芽阶段:1996-2001年,只针对流量和PH进行监测,这就是最初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起步阶段:2001-2004年,国产COD在线监测设备问世并有小规模的生产,应用于几个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各个大型污水处理厂,那个时候的环境在线监测设备尚未提出联网的概念,算是一个正式起步阶段,同时提出环保产品技术要求的概念;
推广阶段:2004-2007年,逐渐有一些公司开始做这个污染源环境在线监测了,而且得到各个省环保厅(现称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2005年开始大型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开始强制性要求安装环境在线监测设备;
发展阶段:2007-2010年,开始对一些污染性大的企业要求安装环境在线监测设备,并要求各市环保局申报重点排污单位,这部分企业是必须安装这个设备的并联网,主要数据平台是长天环境在线监控平台,并提出水污染源环境在线监测相关规范HJ-353/354/355/356;
监管阶段:2011-2014年,这主要是针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并在这个阶段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并逐步完善和建设治理设施,监管和推广并行;
成熟阶段:2015-2017年,因为数据联网以后,通过5-6年的国家主动监管,企业被动监管,逐步形成企业自行遵规守法,重视水质监测设备的重要性,重点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运维费用由省环保厅统一核发,当时提出水十条、气十条,并提出排污单位是责任主体的概念。
稳定阶段:2017年至今,2017年3月,国家要求对在线水质监测市场放开,由市场自行选择,各省发文要求重点排污单位自行选择污染源在线监测维护单位,当地环保局不再支付环境在线监测维护费用,由企业自行承担,企业也可以运营。并在这个时期正式确定排污单位为责任主体并实施,环境监察队伍只负责监管和处罚。部分的重点污染源还逐步增加了监测因子和实施了动态管控(不仅对数据要进行甄别,还要对参数和运行曲线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