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仿真模型解决方案

2022-09-26 11:28:40 admin
海绵城市仿真模型解决方案  

科学原理

建设原理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雨水通过河、湖、池塘等水系,或者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图1、2)。

海绵城市优点

雨水回收利用,减少自来水需求,避免超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增强了对地下水的补给并减少地下水的需求,保证安全的地下水位,减少地面沉降的风险。由于海绵城市将雨水进行下渗和收集,减少了城市对市政管网的依赖,从而能减少管道铺装投入,调节了城市生态。

地下综合管廊

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
一、概述
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等建设为载体,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等各部门、各专业要统筹配合。维持和恢复城市绿地与水体的吸水、渗水、净水能力,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使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协同作战的能力。
二、建设类型
 
低影响开发技术按主要功能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通过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我们在实践中,会结合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 按照因地制宜和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及其组合系统。
 
三、常用设施
1、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也称种植屋面、屋顶绿化等,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绿色屋顶又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基质深度根据植物需求及屋顶荷载确定,简单式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一般不大于150mm,花园式绿色屋顶在种植乔木时基质深度可超过600mm。
 
 
2、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3、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4、植草沟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 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5、雨水湿地
雨水湿地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是一种高效的径流污染控制设施,雨水湿地分为雨水表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一般设计成防渗型以便维持雨水湿地植物所需要的水量,雨水湿地常与湿塘合建并设计一定的调蓄容积。雨水湿地与湿塘的构造相似,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沼泽区、出水池、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

 
6、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

 
 
7、蓄水池
蓄水池指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同时也具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砖、石砌筑蓄水池及塑料蓄水模块拼装式蓄水池,用地紧张的城市大多采用地下封闭式蓄水池。

海绵城市仿真模型解决方案


 
  


  海绵城市